与发达國家相比,國内的汽车消费也只算是刚刚兴起,加上与大多数商品相比,汽车不仅售价高昂,并且结构复杂,大多数消费者对它的理解还很肤浅。因此,虽然说汽车是人们的大玩具,其实大多数车主是在被汽车包括汽车销售商以及维修厂玩弄着。我们希望通过以下案例,让读者了解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些消费者们不太了解的猫腻和陷阱,并提供解决的方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商家眼中的“傻子”和消费者眼中的“奸商”少些、再少些。
买车篇
NO.1
低价暗藏“低配”玄机
案例:春节前朱小姐经不起炒车商的低价诱惑,终于将心仪已久的新车开回了家。但有一次朱小姐坐上了朋友与自己相同的一款车比较后发现:虽然自己的车表面上配置与原厂清单相符,但无论天窗、音响甚至是真皮和桃木装饰,都不是原厂货,而是经销商偷换了相关的配置,以次充好。
点评:厂家原厂配备的零配件都经过严格的质量认证,因此无论价格或质量都不可与普通零售产品、甚至作坊式产品同日而语,而经销商自己采购普通配件,将基本型升级为豪华型,花费不多,所谓的豪华型售价却相当可观,对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有很强的迷惑性。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首先应该对此款车有较深入的了解,对车上的具体装备,例如音响或天窗的品牌以及真皮坐椅的做工等都要细细考察一番,才能避免买到经销商的“次品”车。
同时,不能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经销商的资质,最好到厂家的4S店购买。
NO.2
初始里程故意归零
案例:李先生开车因为一次追尾,才发现爱车的前保险杠曾补过漆。但他买的是新车,之前未發生过事故。李质询经销商,答复是此车曾经做过展示用车。为什么展示用车会出现事故?于是“展示用车”又改为“试驾车”。既是试驾车,为何李先生购买之时车辆的里程显示只有十几公里?经销商对此哑口无言。
点评:现在有哪个汽车销售商不提供试乘试驾?除了少量试驾车确系经销商专门购回作为试驾用途外,大多数试驾车最终都流入了销售渠道。当然,事先讲明了此车为试驾车然后打折销售也未尝不可,但大多数经销商的做法是将试驾车的里程表线路切开,这样一来不论怎样开,车子都是零公里。
建议:鉴于经销商的素质良莠不齐,为了不买回一辆零公里的旧车,挑车时还是要留个心眼,仔细检查车辆有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消费者选车时,一定要观察轮胎花纹的磨损程度,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用车篇
NO.3
停车场收钱不保管
案例:车主逛商场将车停在附近的露天收费停车场,回来取车时发现车窗玻璃被人砸碎了,后备厢里包括笔记本电脑在内的财物也都被洗劫一空。停车场管理人员二话不说,出示了停车场自行规定的所谓“停车须知”:本停车场只提供停车场地,而不承担保管义务,车辆损坏或者被盗与本场无关。
点评:停车场遭盗贼光顾的责任归属問題由来已久,为此而闹上法庭的也不在少数。但通过已经裁决的案件可以看出,只要是在属于经营性的收费停车场里丢车、损坏的案例,基本上停车场都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即使停车场自定了可免责的“家规”也逃脱不了关系。
建议:车主停车时,停放凭证最好随身携带,一旦车辆被盗就有证据证明车原来停在此停车场。有的车主为了少出停车费有时不要停车凭证,这種做法不可取。
NO.4
车辆也会“食物中毒”
案例:记者本人有次给车加油就遭遇了一次“食物中毒”,加完油准备走人时发现怎么也打不着火。当时就怀疑是油有問題,但油站工作人员矢口否认。当时争辩意义也不大,索要了加油发票后就电话召来维修厂的救援车拖回维修厂检修,检修结果证实车辆“趴窝”的唯一原因,就是加了含有大量水和杂质的劣质燃油。
点评:现在油价越来越贵,消费者难免会遇到以劣质油赚钱的“黑心”加油站。遇到这種情况,消费者不能主动放弃争取应有的权利,油站加了劣质油导致车辆损伤,我们必须据理力争,要求得到加油站的赔偿,自行消化车辆的维修费用只能纵容黑心加油站罔顾车主的利益。
建议:面对黑心油站,必须掌握证据,包括加油证明以及维修厂的故障分析证明,有必要时还应该保留当时的燃油样品。
让维修厂维修完毕后开出清晰的维修清单并加注了维修厂的故障分析。然后来到加油站,同时出示了当时的加油发票、维修厂的故障分析后,加油站没法狡辩,退还加油费用,并支付了车辆的所有维修费用。
修车篇
NO.5
以次充好,以修充换
案例:蔡先生前段时间出交通意外,保险公司定损员同具的维修清单有一长串。该修的修,该换的换,一些车身部件比如引擎盖和前翼子板都因损伤过重而被列在了更换名单中。修好后没几天,引擎盖就打不开,好容易打开才发现根本不是维修清单上说的换了新引擎盖,而是把原来严重破损的引擎盖敲敲打打后又给装上了!翼子板等多个应该更换的都没换,只修了一下。
点评:汽车使用的零件成千上万,蔡先生能认得的汽车部件不多,还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伤残件躲在不起眼的角落苟延残喘,说不定哪天“发病”就要给蔡先生一点儿颜色瞧瞧。都说汽车维修黑洞多,这个案例也只是其中的一项。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