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理财并非投向美國國债
市民陈先生去年初用1万美元买了一款5年期收益浮动型外汇理财产品,据银行方面介绍,它的预期年收益率可以在5%以上。当时1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为0.5625%,陈先生觉得这種产品非常划算,“那时美联储已经开始逐步加利息,我想既然这是一款收益浮动型产品,那么就意味着,随着美元利息的增加,我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水涨船高。”
然而两年过去了,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13次,陈先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却并没有随之增加。粗懂一些金融知识的陈先生认为,也许银行把自己的资金投资到了美國國债市场,美元加息必然导致美國國债下跌,这样,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得就不理想了。然而,理财专家却否定了陈先生的这種猜测。
光大银行总行资金部代客业务处处长张旭阳告诉记者,银行一般不会把外汇理财的资金投资到美國國债市场。原因很简单,相同期限的美國國债利率水平与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的利息相比并不高,因此多数银行还是愿意将资金投放于伦敦同业拆借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IBOR,现在一年期的LIBOR利率已经达到了4.85%),赚取更高的收益。
“以前一些银行愿意推出一些长期限的产品,主要是因为长期限的利率要大大高于短期限利率,这类产品推出来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很强。但是经过连续加息,短期限的利率上涨得很快,也就是说,短期限的利率水平与长期限的利率水平之间的落差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显。这也正是现在银行力推短期外汇理财而不是长期外汇理财的原因之一。”张旭阳解释说。
选长期产品还不到时候
现在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13次,似乎走到了强弩之末,长、短期限的利息落差意味着又要从终点走到起点,那么投资者已经养成的“喜短厌长”习惯是不是到了该转变的时候呢?
“短期产品目前仍有优势。”香港东亚银行北京分行产品部经理刘井平表示,明年初,美联储至少还会再加息一次,对于风险承受力不强的客户现在仍然可以选择银行推出的一些条款设计比较简单,类似储蓄型的短期外汇理财产品。
据了解,在设计比较简单的、类型储蓄型的短期外汇理财方面,同等期限条件下,中小银行产品比大银行的收益率普遍偏高,如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的收益率要遥遥领先于其他银行。
当然现在选外汇理财产品还要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带来的间接影响。现在各类汇率挂钩型产品也随着人民币升值而出现。投资者收益直接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挂钩。针对人民币升值可能带动亚洲一些货币升值的预期。这类产品的收益计算比较复杂,由保底收益率和附加收益率构成,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投资者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