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三:莫名其妙的“透支”
去年年底,孙女士在自己信用卡的账单上发现了一笔莫名其妙的透支——款项不多,100块钱左右,利息也很少。但是孙女士想了半天也想不起自己曾经刷过这笔钱。最后向银行求助,银行方面告诉孙女士,这是她信用卡新一年的年费,由于孙女士没有到银行办理交纳年费的业务,银行卡内也没有任何存款,所以银行就直接透支了一笔款项作为年费。
听完银行的解释,孙女士觉得很不满:交纳年费的确是我的义务,但银行为什么不提示一下持卡人交纳费用的时间,使用短消息或者电子邮件都可以。即使最后没有交年费,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不能擅自进行透支吧!
谁“埋”下了地雷?
银行服务的“地雷”究竟是谁“埋”下的呢?服务提供者——银行、一般消费者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國内银行的服务水平依然比较落后。业务的办理手续烦琐,花费时间长。以信用卡还款为例,一些银行依然采用传统的柜台还款方式,还款人必须拿着现金到银行营业网点办理还款。一旦还款金额较多、还款人工作忙碌的话,这样的方式无疑增加了风险和时间成本。
另外使用的通讯工具相对滞后,虽然有电话银行、网络银行业务;但是在一些小业务上,银行依然不能很有效地和客户进行沟通,使信息發生滞后。这就容易造成电话费、房贷不按时缴纳等情况。
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行业,银行却没有服务性行业的“心态”——客户不能成为真正的上帝。许多银行因为资源的垄断和企业本身的性质,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少服务的具体细则总是单方面的“一相情愿”。例如银行卡收费,银行都是单方面公布要收费;但是作为银行卡的使用者,他们是否也有权与银行协商和讨论这样的条款呢?目前银行的服务水平已经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善,但最关键的依然是“心态”的转变。
作为银行服务的使用者,一旦触“雷”,实际上自己也有部分责任。金融服务有它的复杂性,办理业务绝对不是“傻瓜模式”,所以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总要多一份“心眼”。
以办理银行卡为例,许多人对于信用卡的使用协议总是随便看、随便签,对协议的内容并不清楚。实际上这份使用协议就是你和银行所签订的一纸合同,如果在申请时详细了解清楚条款的内容,就能尽量减少日后的纠纷。而且签不签合同是你的权利,假如你发现银行卡的使用协议中有你不满意的条款,你大可以不签,选择其他更符合你心意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