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每每问及董良关于他在浙江的项目有何进展时,他的答复总是让记者感到失望,“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还没有政策许可,希望很渺茫。”作为太保集团下属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董良希望能够争取到投资浙江杭州湾跨海大桥25%的股权,并为此特别向有关部门呈送报告请求特批。
据其估算,如果该项目建成上市,每股价格如果10元,保险公司投资10亿元,除去成本利息,还能赚8亿元。但按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不能投资保险以外的企业。因此,保监会没有批准该项目。
虽然根据现行《保险法》,投资不动产依然是保险投资禁区,但在一个月前举行的全國保险工作会议上,中國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國务院已经批准保险资金进行间接实业投资。相关人士指出:“一旦相关制度出台,保险投资的整个格局都要發生战略性变化,走向投资和融资的结合。”
保险资金规模迅速扩大
投资领域单一凸现尴尬
事实上,董良的遭遇代表了國内整个保险的投资格局,即:虽有充足的资金,但苦于无投资的门路。
在2005年,业界多年呼吁的保险资金渠道拓宽問題终于实现了重大突破。保险资金允许投资股票市场、保险外汇资金可进行境外投资,并增加了商业银行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國际开发机构债券等新的投资工具。
但“如果将保险资金比作一个气囊的话,这个气囊可以出气的孔依然太少了。”一位保险专家告诉《中國经济周刊》。她认为,资金渠道和运用的問題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之所以老百姓对保险产品不满意,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此,“没有一个良性的投资渠道怎么会有好的保险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全國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超过1.5万亿元。其中,保险公司持有國债、金融债、企业债的比例分别占其发行余额的12.6%、13.4%和67%。而在银行次级债方面,保险公司的持有比例竟占到发行余额的44.6%。这意味着,银行次级债近一半的埋单者都是保险公司。
上述数字一方面说明了保险资金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凸现了保险资金投向领域单一的尴尬局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尽管投资领域单一,而保险资金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增势强劲,各保险公司也日益重视保险资金的运用。因此,投资渠道的相对狭窄以及投资收益率较低已成为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虽然两厢情愿
投入实业仍需政策先行
由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项目,非常希望能从保险公司那里融资。遗憾的是,如此两厢情愿又可以互利双赢的好事却屡屡遭遇政策障碍。
金盛保险公司投资部经理郭晋鲁也对目前投资与资产的不匹配颇有感触:“比如,我们对客户承诺6%的回报率,但是目前在國内买到的五年期债券的回报率只有3%;又如,我们对客户的负债是20年的负债,但是國内市场上,期限长达20年的债券很少。”至于外國保险公司为锁定风险进行的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对于中國的保险公司而言,更远超出了其风险控制能力范围。
“事实上,监管部门并不是主动禁止保险资金投资其他领域,只是怕风险过大,”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的徐涛告诉《中國经济周刊》,在这方面,國外是有过深刻教训的。
据了解,在保险资金投资实业一事上,将采取政策先行的策略。据吴定富透露,“监管制度正在制定中,保监会将从试点开始,逐步推开。”至于可以进入的实业领域,他只简单列举了交通运输、能源和水务等项目。目前,《保险法》修改草案的送审稿已经上报國务院,其中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禁止性规定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乐观的分析人士表示,保险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基金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看到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