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 理财首页 | 理财攻略 | 生活理财 | 投资理财 | 理财规划 | 税收筹划 | 理财故事 | 财富测试

您的位置 > 理财知识网 > 个人理财 > 消费者十问经营者 中消协网上征评消费焦点

消费者十问经营者 中消协网上征评消费焦点


本站网址:ilc.org.cn 来源:理财知识网
网上辩论正面交锋9日展开

  收到垃圾短信,运营商是否要担责?商场返券、打折对消费者是不是真的有利?影院可否限制观众自带食品、饮料?从3月9日开始,中國消费者协会将推出“消费者热点网上辩论”,消费者与代表经营者利益的人士将围绕十大消费者维权热点话题在网上展开正面交锋。

  第一问:收到垃圾短信,运营商是否要负责任?

2004年7月24日,原告王先生在某通讯公司办理了一项通讯业务,但王先生在接受该项业务服务期间,经常收到该公司向其发送的大量垃圾短信息。王先生于是将该公司告上法庭,经审理法院判决:该公司立刻停止向王先生发送垃圾短信。

近年消费者对短信方面的投诉有增无减。2005年全國消协系统共收到这类投诉34451件,比2004年增长了25.9%。面对消费者质疑,运营商说,“我们只是高速公路,至于路上跑什么车(即短信内容),我们无权过问。”

  第二问:手机“三包”期换机,折旧费标准合不合理?

邢先生购买了一部手机,刚一个多月,手机就出现开机死机、自动关机等非正常现象,维修两次后,仍出现类似现象。按照《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保修期内,消费者两次维修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可要求换机或退货。当邢先生到经销处要求换机时,负责人员告诉他,按规定,每天收取0.5%的折旧费,这样一来,邢先生不但拿不到原购手机款,反而要倒找给经销商钱。

自手机“三包”规定出台以来,手机质量以及售后“三包”問題,一直成为投诉热点問題。如果按0.5%的折旧费计算,一部手机的使用寿命只有200天,这对消费者是否公平?手机更换两次,无法正常使用,该不该按购机价退货?修理记录该不该成为换货的前题条件?经营者不提供修理记录应承担什么责任?没有备用机,损失谁来担?修理、更换、退货过程中發生的交通费等由谁来承担?这都是消费者长期以来希望能向经营者讨个说法的問題。

  第三问:超期燃气表更换费该由消费者支付吗?

水、电、气表的更换费用该不该由消费者负担?近期,成都消费者彭先生欲状告燃气公司事件成为导火索,引爆了这一社会热点問題。四川省消费者委员会在其网站上开展了“超期燃气用表的更换该由谁支付费用”問題的调查,其中投“由燃气公司支付”的占76.76%;“共同支付”的占3.4%;“不管谁支付,用戶坚决不出”的占11.5%。

这一問題不仅仅在燃气单位存在,在供水、供电、供热等公用事业单位同样存在。消费者要问经营者:燃气计量具的所有权究竟归谁?维修更换应由谁支付?

第四问:商场返券、打折对消费者是否有利?

消费者曲先生去年國庆节期间,趁商场搞促销活动,选购了一双标价为364元的名牌皮鞋,付给商家264元后满意离去,可等他回家后取出鞋一看:全國统一零售价——264元,顿时有一種上当受骗的感觉。

如今,每逢节假日打折促销已经成为商家普遍采用的营销手段,但是,也有的商家借机设置消费陷阱、虚假促销,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商品的销售价格到底是多少?打折、返券到底是对经营者有利还是对消费者有利?

  第五问:在“苏丹红”等侵权案件中,消费者举证困难,其利益该如何维护?

在“苏丹红”事件中,苏丹红作为一種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并不会立刻显示出来。而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有保留购物发票或小票的习惯,即使有了发票,上面也没有注明是购买了哪一種食品。这些情况使得消费者在“苏丹红”事件中的索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如含有孔雀石绿的水产品、奥克斯汽车以及奥拓汽车案等。案件中有的经营者接受了行政处罚,承担了民事责任;但在民事方面,很多消费者都因证据不足而无法获得赔偿。




  第六问:航班延误,“不可抗力”免责是否由经营者说了算?延误后经营者应尽哪些义务,承担哪些责任?

2004年,东航MU5195航班从温州飞往虹桥机场,因雷雨无法着陆,等到该机再次起飞时,已晚点了近6个小时。事后,乘坐该航班的21名乘客向法院起诉,要求东航给予精神赔偿500元,并降低机票价格500元予以返还等。法院审理后认为,航班延误虽是由天气原因造成的,但是,由于东航的告知义务、补救义务存在瑕疵,一审判决东航返还上述乘客票价款的10%。

2005年5月至9月份,京、津、沪、渝、川消费者协会以访问卷和网上调查形式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消费者认为,一些航空企业不如实告知航班延误的原因、相关补救措施不及时、有的仅以“不可抗力”来推卸责任的做法很不妥当。航空公司相关人员则认为,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很复杂,有些是运力调配、机械故障,有些是空中管制等特殊原因,也有些是天气原因。

  第七问:听证制度怎样更公正、更合理?

2002年9月28日,某市物价局就当地公交车票价格上调問題组织了听证会。与会代表31名,其中26位同意上调票价,而这26位代表的身份为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学校校长、高校工程师等(一般都不以公交车为主要代步工具)。

近年来,就有关供暖、供水、燃气服务、公园门票、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有线电视收费等問題,全國各地举行了数以千计的听证会,但有的听证会,请的代表不为消费者说话,或者对消费者意见漠然置之,对此,消费者即使有意见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也使听证会的社会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按Ctrl + D 把本篇理财文章加入收藏夹
 
理 财 计 划
生活理财持家有道
育儿养老买房置业
购车养车消费旅游
银行理财保险理财
投资理财
黄金收藏信托基金
期货外汇债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