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没好货”是一種十分常见的现象。就拿购买沙发、柜子等家具来说,质量好的家具可以用十年八年,低档的家具可能用不到三五年就得更换了。衣服也一样,高档货尤其是名牌产品,一般要比低档经久耐用。 而像金表、手饰、钻石、古董等价格较高的东西,既不同于普通消费品,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耐用品,而是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私人财产。著名的华裔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为《世界商业评论》杂志撰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名牌末日将至乎?”,其中谈到了劳力士金表。他写道:“真货有保值之功能……十多年前我的劳力士是26000元,现在是40000多元。” 据我所知,有不少投资型收藏家把收藏古玩当作投资手段,像投资于股票或房地产一样,是为了保值、增值——发财而玩收藏。他们选购古玩的原则是“少而精”,买一件是一件,件件都能“摆得出去”、“能参加拍卖会”。投资古董收藏的增值潜力很大,有时比投资股票、房地产的获利还要高。但是在央视《鉴宝》节目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情况下,如果还想拾遗拣漏,或者花点小钱、买好东西,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再者,那怕购买日常消费品,也不见得能够“少花钱买好货”。一来便宜的东西难以保证物美,二来大家都想拣便宜,便宜的东西可能就不便宜了。俗话说“便宜吃穷人”。为什么会这样?这里有个性价比的問題。在贪便宜、图省钱观念驱使下,人们往往步入一个消费误区:降低对质量的要求,从而给自己制造麻烦。社会学家所说的贫富“马太效应”——即穷的愈穷,富的愈富的不平衡现象,就或多或少与此有关。 美國投资大师华伦·巴菲特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去发掘真正有潜力的产品及公司,这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是一位拣便宜、买廉价股的投资高手。“买进好股票,长期持有。”是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他最得意的投资成就是购买可口可乐。 殊不知在1980年间,巴菲特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股份。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处于低潮期,就饮料公司的股价而言,很多美國人都认为,上述单价一点也不便宜。这让我想起巴菲特说过的另一句话——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为重要。他的言下之意,是不是说“买好东西,不怕多花钱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