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 理财首页 | 理财攻略 | 生活理财 | 投资理财 | 理财规划 | 税收筹划 | 理财故事 | 财富测试

您的位置 > 理财知识网 > 个人理财 > 只赚不赔成历史 首个银行理财产品折本事件解读

只赚不赔成历史 首个银行理财产品折本事件解读


本站网址:ilc.org.cn 来源:理财知识网
“把钱放在银行里安全”,“钱在银行里即便挣不到什么利息,也不会损失本金。”这些观念已经在老百姓心里根深蒂固。然而随着银行出售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增多,这種观念正在被残酷的事实打破。在银行买到理财产品,在提前赎回时拿不回本金的事儿已经在市场上出现。

  事件回放:本金损失10%以上

  北京的伍女士在2004年2月份买的北京某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在提前赎回时却出现了损失本金的现象。伍女士认为难以接受。2004年2月份该银行推出这款产品时,國内的一年期美元利率只有0.5625%,而这款产品前半年的年收益率为6%,收益相当高。银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规定,产品期限为五年,如果期间产品收益达到8%,合同就中止。到五年期满时,如果市场上的收益让投资者拿不到8%,由银行补足差额,也就是说最终投资者一定能达到8%。伍女士高高兴兴把这款产品买回家,但在一年半后的2005年8月份,这款产品的收益竟然滑落到了0%。

  在这種情况下,伍女士想提前中止合同,但银行提前赎回的本金损失比例远超过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伍女士买的那款产品本金要损失掉12%,相近一期的产品要损失掉15%。伍女士委屈地说:“我知道要自担风险,但以为如果提前赎回也就损失一些利息收益,根本不知道要损失这么多本金,如果知道要损失这么多本金,我就不买这个理财产品了。”

  在充分权衡了利弊后,伍女士没有办理提前赎回,打算持有到期,获得本金和约定的8%收益。

  标本意义:进银行只赚不赔成历史

  作为一个单纯的个体事件,伍女士的遭遇似乎没有太多的曲折,但是,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事件的發生,给了人们一个明晰的信号,那就是“进银行的钱只赚不赔已经成为历史”,就这一方面来讲,是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的。

  随着大众理财意识的增强以及商业银行间竞争的加剧,目前各家银行使出浑身解数开发出了各種理财产品。从最初的人民币理财,到最近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及外汇理财产品、“人民币存款、美元收益”等各色产品,以及银行代理的基金类、保险类产品,越来越花样翻新。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最为关心的还是收益率以及能不能保本。伍女士事件中最能触动百姓神经的就是,本金居然要大幅度缩水。实际上,2004年初各商业银行推出的中长期外汇理财现在普遍收益很差,这和美元近期的频繁加息直接相关,这些理财产品大都不办理提前赎回,由客户承担低收益的美元被锁定的流动性风险。

  有专家表示,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这種本金折损的情况可能未来还会出现,甚至作为一種常态出现。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理财工作室的吴俊明认为,理财者需要树立的观念是,银行经营的理财产品也是一種特殊的产品,既然具有产品的属性,那么就和其他投资一样,有赚就有赔。就所有的产品而言,不可能都是100%保本。

  专家提醒:应自定收益目标

  “其实理财产品的原理和其他投资渠道一样,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之初就应该有这样明确的认识。”中信银行的吴俊明表示,目前银行的经营越来越细分化,理财产品适宜什么样的人群,起存点是多少,多长时间到期,都有不同的设计。某種变动性质的理财产品达不到预期的收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都是在投资之前需要认真研究条款的。

  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应该明确自己对这部分资金的定位,是要求流动性,还是要求高收益;是定期赎回,还是随时赎回;是变动收益还是固定收益,是保本还是不保本,还是既保本又保收益。这些方面都要有个明确的认识。另外,当产品终止的权力怎样,是银行可以提前终止,还是客户可以提前终止,还是不可以提前终止。再有就是应该把和自己理财产品相关的指数、产品(通常会和外汇指数、黄金价格、石油价格、LIBOR指标等相关)等了解透:它目前处在低谷还是高峰,处在怎样的历史时期,國际市场供求关系如何等。

  “投资须谨慎,风险当自担”,这样的提示在股市等投资领域已被大家所熟知,但当用到银行身上的时候,百姓一时还很难接受。其实银行不过是经营一项特别产品———钱品”的门市部,所以我们的认识也该回归理性。
按Ctrl + D 把本篇理财文章加入收藏夹
 
理 财 计 划
生活理财持家有道
育儿养老买房置业
购车养车消费旅游
银行理财保险理财
投资理财
黄金收藏信托基金
期货外汇债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