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预期年利率颇高的外币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疲软”了大半年光景,主要原因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传统投向———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各类人民币债券(含央行票据、金融债、短期國债等)的市场利率自去年下半年起便一路下滑。
不过情况也在發生新的变化。据悉,虽然最新一期发行的一年期央行票据的参考收益率仍仅为1.7322%,但最新一期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年收益率却高达3.25%,这意味着,具备主承销资格的银行,依仗“短期融资券”完全可以配出较高收益率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事实上,最近上市的多数固定收益型产品都已转投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如一家股份制银行春节前推出的人民币债券理财产品,就是以信用等级在A-1以上的能源类企业短期融资券为配置重点,首开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短期融资券人民币理财产品先河。
业内人士认为,以短期國债、央行票据等为投向的“准储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在一段时期内将会趋冷。今年以来,这类“准储蓄型”产品就已经罕见其身影了。
人民币理财仿效外币结构型产品的获利方式,可能会成为近期理财市场的最新趋势。原本不相干的人民币理财和外汇理财产品纷纷“联姻”,各银行接连推出多種人民币结构型理财产品,其资金收益与國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相连接,产品到期时,银行返还投资者全部人民币本金以及美元投资收益。
理财专家分析说,今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类型将越发复杂,而结构型产品、收益浮动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将主导今后的市场。因此,投资者认清产品的收益结构就很重要,这类浮动收益型的产品获利多同一个标的挂钩,而挂钩标的会是利率、汇率、黄金价格、某一指数等。而投资这类产品,最高收益率并不代表所能获得的真实收益率,投资者需要承担一定的获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