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峰两度“引资” 新鸿基割袍断义
这份不期而至的“离职声明”,在内地几家财经媒体上相继刊登。新鸿基在声明中通知公众:汪晓峰和黄家华已分别于2005年4月7日及2005年8月4日离开新鸿基证券,“汪先生及黄先生一切在中國内地、香港或任何地区的瓜葛均与新鸿基无关”。
声明刊登前一周,另一桩沸沸扬扬的苏格兰银行入股金信信托”的消息,被财经》杂志证实为“金信信托董事长”汪晓峰的“发挥创造”,报道再度提及汪晓峰与新鸿基的渊源。新鸿基的声明是否与此有关,人们不得而知。但两桩引起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最后又被证伪的收购案,都与汪晓峰有关却是不争的事实。
汪晓峰,现年43岁,目前为公众所知的身份是金信信托董事长。根据新鸿基2004年5月公布的年报,汪时任新鸿基國际有限公司董事,主管中國投资银行业务。而加入新鸿基之前,汪还曾任Pacific World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亚太投资董事。黄家华的头衔,则是“新鸿基优越理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今年3月份,媒体报道汪晓峰担任金信信托董事长时,汪还身兼两重身份:“新鸿基执行董事”,以及“金信信托增资引资和资产重组的财务顾问”。汪晓峰的特殊身份使得关于新鸿基入主金信信托的报道接踵而来,甚至有报道称,新鸿基金融集团已经与通和投资(金信信托创始人葛政控制的公司,系金信信托第一大股东)达成一致,后者有意将其所持的14033万股金信信托股份(占总股本的13.785%)转让给新鸿基金融集团。
此事理所当然遭到新鸿基的否认。后来连汪晓峰本人也出面向媒体澄清:“我当时更多的是以个人的身份介入,并不代表任何股东方。”并表示,“新鸿基有无可能参与金信的增资扩股,只限于探讨,并没有实质性行动”。
但一场声势更为浩大的引资行动,几个月后再度在媒体上“發生”了。这一次,汪晓峰事前极力宣扬,事后也未出面澄清。
苏格兰银行“莫名惊诧” 金信引资悬而未决
7月18日,“苏格兰银行正式入股金信信托”的报道见诸國内各媒体。这则由金信信托发布的消息称,苏格兰银行将斥资5亿元人民币入股金信信托19.9%,此项投资将通过旗下的苏格兰泛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Scargold)完成。
汪晓峰在7月14日称,苏格兰银行入股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后,自己即成为其委派的董事会代表。他还告诉媒体,泛盈投资的主要股东是苏格兰银行和英國斯嘉博集团,苏格兰银行持有斯嘉博集团50%股份,斯嘉博集团亦持有苏格兰银行的股份。今年早些时候,汪晓峰被委任为该投资公司副主席。
而苏格兰银行日前明确告诉记者,该公司从未在金信信托有过任何直接投资,并且没有任何与金信方面的直接接触。苏格兰银行持有英國斯嘉博公司(以下简称斯嘉博)19%的股份,后者入股泛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盈投资)20%左右,正是这家泛盈投资成为了入股金信信托19.9%的“单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泛盈投资的股权结构。苏格兰银行更向记者透露,斯嘉博持有的19%左右的股权以外,泛盈投资其余的80%的股权皆为金信信托所有。据一位接近金信信托高层的人士透露,目前注入泛盈投资的资金在逐步到位,这资金从何而来尚无法得知。
一位当时参与入股谈判的金信管理层透露,把苏格兰银行“扯进来”,当时公司内部确有不少人有这種想法。而把泛盈投资当作引资通道的做法也比较常见,其实就是一个新成立的“项目公司”作为投资的主体。
这位人士称,尽管苏格兰银行已经否认入股,但金信信托引入外资股东的谈判仍在进行。他透露,金信信托已停止了所有的项目,静候外资入股谈判结果。而前来洽谈入股的外资机构中,包括一些像汇丰这样的知名外资大行。
按照汪晓峰的说法,金信信托此次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引入外资股东,意在提升股东及有关各方对金信的信心,进而推动其后的增资扩股工作。上述金信管理层也证实,公司高层对年内完成增资扩股至25亿元的目标是很坚定的。
汪晓峰之所以“坚定”地引资,据知情者透露,根据葛政和金信信托“前”董事长赵海华与汪晓峰的约定,汪正式就任金信信托董事长一职的前提,是引入新的股东。
尽管有知情者称,汪晓峰的任职可能很快得到银监会的核准,但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企业登记档案管理中心获得的资料显示,目前金信信托法定代表人仍然是赵海华。
接近金信信托核心层的人士称,葛政急于将股权转手是因为“他不想做了”。
葛政欲“金盆洗手” 金信信托大转型
2004年年初,金信系掌门人葛政辞去金信信托董事长一职,由公司董事赵海华接任。2004年底,葛政欲将其所持有的金信股份悉数转让,当时转让对象是内地两家民营企业,此后新鸿基、苏格兰银行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接近葛政的人士透露,葛政欲把自己持有的金信信托的股份全部让出。
这位人士称,自去年金信信托操刀伊利MBO(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或本公司业务部门的行为)遇挫之后,葛政深感金融业风险重重,“金盆洗手”之意已有显现。
上述人士称,当时金信信托还曾试图给其他几个公司做隐性MBO,有的甚至已经签了合同,都因为“伊利事件”影响太大而不得不停止。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