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 让我不知所措
我家在武汉,1990年大学毕业,学的是“國际金融”专业。毕业时被分配到湖北省审计厅下属学校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干的教务工作,感觉特苦闷。幸运的是,股票很快走进了我的生活。
1994年年初,我通过竞聘来到一家证券营业部。我一边管理客户,一边研究市场,运用我的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分析,使我在判断大势和选择个股时有相当的命中率,公司领导便让我参与公司的自营业务。受命之时,正是大盘从333点飚升之际,我们凭借东风,取得了令人刮目的骄人业绩,领导为此十分满意,同时允许在适当的范围里进行國债期货的自营。我也不负众望,果断做多,胜利果实不断扩大。其实,在那種条件下,只要买进投票就能赚钱。
按合同我获得了一笔奖金,其数额超过了我此前4年多工作报酬的总和,当时真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在证券公司的收益真不错,一块来之奖金,一块靠炒股赢钱,我就这样完成了原始积累。
然而大盘在1995年的11月份全线走低,要完成领导的指标已经很难。1996年初,我便离开了证券营业部,跳槽到了当地一家集团公司从事证券投资工作。
当时,这家集团公司下面有几家上市公司,领导便把一笔资金托付给我,要求我照顾好集团所属的几只股票的股价,同时也可以炒炒别的股,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收益目标。正当此时,大盘的调整戛然而止,以四川长虹为首的一轮“白马行情”悄然到来。这波行情,股价排序可以参照公司业绩,我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一年不到,大盘从500多点上行至1258点,创1993年5月后的新高。而1997年一波行情又起,上证指数涨到了1510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完成了集团公司老总不断上调的收益指标,也使得自己的小金库迅速鼓了起来,资金积累已经超过50万元。
然而,1998年股市开始调整,这家集团公司于是停止了证券业务,我也面临再次选择。
当操盘手 经历大起大落
我又选择了一家证券公司做分析师,也捎带着自己做点股票。在“5.19”行情前夕,我开始酝酿新的人生计划,想做个“操盘手”。当时券商都有一块集合理财项目,也就是替客户代为炒股,虽然风险很大,但勇于竞争“操盘手”的还是大有人在。一番努力后,我如愿以偿。
那时正是第一轮网络股炒作收尾之际,我为客户挑选了一只极有潜力的个股—上海梅林,当时还是一只卧龙,丝毫没有黑马之相,但我认为该股会有机会,于是让多个客户都满仓打进。然而,事与愿违,该股冒头上涨了10%后便随其他网络股一起大幅震荡向下,连反弹平手出货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套住了。当浮亏幅度超过20%时,客户开始怨声载道,甚至到公司领导那里反映,使我百口难辩。直到上海梅林成为沪市网络股龙头时,我的不白之冤才得以“昭雪”,而我自己也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辉煌的胜利---在最高点出货,达到了4倍以上的收益。
如果说这仅仅是观点的分歧那也就算了,到后来就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了。记得在大盘接近2000点时,我感觉风险已大,便开始为客户陆续出货。但是,市场却余波不断,当大盘下调至1900点再次返身向上,并且马不停蹄一路走高至2200点之上时,一些客户满腹牢骚,有人甚至扬言要打断我的腿,打瞎我的眼,认为是我的谨慎造成了他们的损失。
“操盘手”的经历,或大红大紫或造人诅咒,我有点厌烦了,工作的狂热一下子降到冰点。安家上海 享受房产升值
退出梅林时,股市还在2000点之上運行,我突然感觉有点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炒股大户,他希望我去帮他在上海的公司做研究,我答应了。
于是,在2001年夏季,我从武汉来到上海。当时,我老婆也在上海,我们会合了。几个月后,我打电话给父母,说是想在上海居住一段时间,因为上海的环境很不错。要留下来,必须解决住房問題,租还是买?当时犹豫不决。也许炒过股票的人都会有一種预期,都希望买进的股票会涨,那么,买房子会不会涨呢?在得知上海购房竟然可以退税时,第六感告诉我政策正在向房市倾斜,楼市行情能不能起来还不能确定,但介入的时机已经到来。
那时,上海房源并不多,我对上海也不熟悉,只看了几次,便相中了古北路偏西处一套即将竣工的2室1厅房子。从投资的角度想出手变现方便一些。可没隔多久,我对房产上涨的“预期”突然强烈起来。老婆则在思考另一个問題,觉得2室1厅太小了,万一家里来个亲戚,譬如双方的父母要来住上几天,怎么办?
一个想升值,一个想大一点的房子,最实际的办法是换成3房2厅。想不到,这一换,不仅使我们日后增加了投资效益,而且二手市场更受欢迎。更幸运的是,我们所处的地段为高端社区,房价一个劲儿地往上爬,两年不到,从5000元不到就涨至1万多元,且十分抢手。
这时候,我的“预期”又来了,发现了新的投资方向。2003年初,我工作的地区,市区西北片的普陀曹杨地段的房价还没怎么动,涨势缓慢,于是便与老婆商量,是否利用地段差再得收益。老婆也认为地段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重要。我们在曹杨地区看中了一套叠加式房产,一套3房2厅,房价均在5700元/平方米上下,总价位和古北路的那套房差不多,我们就买下了。为什么要买两套?我是将投资放在了第
一位。现在看来,当时的判断没有错,这两套房子房价都已经翻番,我的固定资产增加到了300多万元。
实业投资 70万元打水漂
有了车,有了房,股市却跌入了谷底,公司被迫散伙回家。而不想就此退休的我,很想尝试一把资本市场以外的事业———实业投资。2003年底,恰好岳父那边有一个预防禽流感的项目可以参与,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感觉还能做,國内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市场应该没有問題。
公司由三方人马组成,标的投资800万元,我先投了70万元。前期准备十分顺利,公司业务快速开发,当初具规模时,我的梦也越做越大,眼前似乎光明一片。然而,用炒股的心态去投资实业那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做实业需要坚强的资金做后盾,而我多年投资所得投在实业项目投资上,实在是小菜一碟。无奈中寻找到的合伙人,却对该项目的市场有疑虑,致使资金迟迟不到位。拖了一年后,项目无奈中途夭折,我的70万元几乎打了水漂,损失巨大。
眼看时下“抗禽”产品畅销,却无缘分享成功的快乐,心中难以平静。于是,不肯认输的我,在2004年底再次做了个错误的决定———投资酒吧,这一方面是想让烦躁的心情能够平静下来;另一方面也是赌徒心态作祟。结果更糟,开业几个月连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没理顺便吃到“罚单”,只能悬崖勒马。
痛定思痛 做自己熟悉事
这是一段人生低谷期,我将自己锁在家里数月,怕见到熟人。该从哪头做起呢?我费尽了心思,证券市场还在熊市中挣扎,从业人员的前景并不美妙。在这種情况下,要再现10年前的故事已经不可能;再则,自己也过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经过反复权衡,发现有一件事我可以做———为客户进行综合理财规划。因为我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年龄段也适合,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环节是我熟悉的。
我知道这是一次挑战,至少有两大困难横在面前,一是我的知名度不够;二是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需求还不旺盛。于是我重新回到电脑前,开始从最简单的方案设计以及各種方案的模拟跟踪测试做起,希望能发现最佳的理财组合。工作相当单调,也相当繁琐,但我甘于寂寞。
或许成功就在眼前。走过激情岁月
“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是年轻人做事敢于尝新,魄力非凡。周中让我们见识了。
周中大学毕业,不甘心在学校从事简单平静的教务工作,于是抓住机会,跻身证券市场。先做客户服务,市场研究,又凭借自己的专业基础,在公司获得做自营盘的机会。在早期市场,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操作自营盘,无疑是老鼠掉到米缸里,只要跟点老鼠仓,便能赚得盆满钵满。周中由此完成原始积累。而操盘手的经历,既为他以后的职业生涯拓宽了道路,还将他的人生轨迹牵引到了机会多多的大上海。于是,从证券操盘手到投资楼市,再到实业投资,周中的理财生涯实现了三级跳。最终,在经历了大红大紫的成功和灰头土脸的失败后,他开始真正认识自己,懂得自己,并开始向职业理财规划师转轨。
周中的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我们看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一个拿到第一笔奖金激动得不知所措的年轻人,在短短十几年中,赢得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敢企及的财富。当然,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轻的周中伴随着年轻的资本市场,一起走过。新兴市场的剧烈颠簸,使他在领略财富“核聚变”魔力的同时,也承受过财富蒸发的风云突变;在赢得领导器重同事羡慕的同时,也忍受着投资者的质疑甚至威胁。那是一段浓缩了人生甜酸苦辣的日子。经历过岁月的熏陶,我们看到周中的理财理念趋于成熟。
首先,他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及时把握了资本市场草创及高速发展的时机,把握了移师上海的机会,通过频频跳槽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和职业生涯,由此拓宽人生轨迹。
其次,他有很强的风险控制意识。经过股市的大起大落,他萌生了稳健投资意识。尽管实业投资一役大败,但那是他稳健投资理念的尝试,而在遭挫后,他更清醒地认识了自己所长所短,于是,重新规划人生,向职业“理财规划师”转型。
再者,善于总结,不断自我扬弃。人生的选择或有偏差,不断审时度势加以调整是必要的。而周中的聪明之处是他每次选择,都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过往的经验。当他决心告别高风险的券商自营生涯时,他选择相对更容易控制风险的大公司操盘手;当他不再留恋股市追涨杀跌的投机时,他向往用自己难能可贵的市场实战经验,为投资者做理财规划。除了那次实业投资,他的人生轨迹尽管多变却始终流畅并趋于平稳。
周中,已经告别了他的激情岁月而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