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一样参与到石油衍生品交易中。他们帮助许多石油公司承担风险,并在实货和期货市场转移这些风险,扮演着保险公司的角色。这些参与者最早出现于1987年左右,并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对石油工业产生了影响。“华尔街炼油商”的客户来源广泛,从石油工业中的生产者到消费者都有。他们较之纸货和期货市场为客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根据客户需要度身量制期权和其他工具,然后他们以最合理的方式分散掉风险。
此外,地中海市场是欧洲另一个主要的现货市场。这一地区的供应商主要是本地炼油商,特别是西意大利海岸的独立炼油商。现在从俄罗斯和前苏联地区经过里海的供应也逐渐增多,随着这一地区油田的开发,这一来源可能会成为更重要的来源。此外,阿拉伯海湾的石油也已进入这一市场。
2.美國市场
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生产國,日产量大约830万桶,余下的900万桶每日所需原油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油填补,主要是来自南美、英國和尼日利亚的原油。传统上美國被认为是石油生产國,但最近十年来由于消费上升和生产下降已转变为进口大于自产。
在美國市场的主要部分——墨西哥湾沿岸和其他中心(包括纽约和南加州),有着和欧洲相似的、活跃的现货市场。但美國市场也有一些不同于欧洲市场的特点,在美國,由于存在输油管道系统,在全國范围内运输原油,其货物批量的大小比欧洲用船运进行贸易灵活得多。例如,原油通常一批货有40万到50万桶,而在美國10万桶就有可能交易(当然,通常一批货的数量是大于此数的)。这使得原油现货市场更活跃,参与方比欧洲的更多,而在欧洲需要有雄厚的财力,以至于只允许较大公司进入。
美國市场和欧洲市场相比,在原油价格上也存在差异。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便宜的國内石油。虽然只有沙特石油产量比美國多,但美國政府除了一些特殊领域外,禁止石油出口,结果美國没有成为國际石油市场的主要生产者。由于國内的低价油不能参与國际市场竞争,只能挤在國内市场,造成了市场价格偏低。在1980年以前,美國对石油产品还有进口限制。解除这一限制后,美國市场除了出口限制以外,已经成为一个高效的國际市场。
3.亚洲市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的石油市场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迅速扩大,中國等國的石油消费持续增加。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而亚太地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6%。20世纪初,亚太地区的原油需求增长速度继续高于世界原油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亚洲市场中,新加坡市场是一个发展迅速的现货市场,它是主要现货市场中最年轻的,但现在已成为南亚和东南亚石油交易的中心。这一地区的石油供应者主要由当地炼油商和阿拉伯海湾國家炼油商组成。
由于西方國家对轻质油品的需求较高,中东的重质油较多地运往亚洲。不过这点由于西方國家因轻质油供应不足有点转向重质油而稍有改变,亚太地区对轻质油的需求量有所提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加坡市场已颇为火爆,燃料油和石脑油传统上是这一地区的主要交易品種,石脑油主要是满足日本的进口需要,同时柴油、航空煤油和汽油也是交易品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