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产品发行得如火如荼,各路投资者纷纷通过基金进入股市,试图借专家理财之手分享牛市收益。投资者热情高涨,新基金募集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行情和基金销售炙手可热,但投资者还是要冷静下来,细细考量这样一个問題:与其奋不顾身地投入这些巨大基金,一些中小规模的老基金是不是更优的选择?
从基金公司的层面来看,大规模基金可为基金管理人带来丰厚的管理费收入。这一方面使得基金管理公司有足够的能力提供优厚的薪酬以吸引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和投资研究人员加盟,也有足够的实力将研究活动推向纵深,这些都有助于公司麾下的基金业绩的迅速提升。另一方面,公司资金充裕,可用于客户服务的投入可以更多,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满意度也可能因此提升。这些对基金投资者来讲都是正面的影响。
从基金投资的层面来看,大规模基金的生存环境似乎不甚理想。首先,市场容量限制了大基金可施展的空间。在股票和债券等基础证券市场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只适合一定规模的基金在里面辗转腾挪。如果基金规模过大,就好像小河流里面走航空母舰,不仅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反而形成拖累。今年众多大盘股的发行使國内市场越来越有利于大规模基金的建仓,但如果基金扩容的速度超过市场,那么隐忧仍然存在。
其次,大规模基金取得卓越业绩的难度较大。原因很多,简单来说,市场可投资的优秀品種稀缺,难以满足大规模基金的建仓要求;由于投资比例限制的存在,大基金需要投资更多股票,那么一些质量不高的股票就有可能进入基金的投资组合从而影响基金的表现;由于买卖股票的数量比较大,对股票交易价格影响很大,不容易控制交易成本,容易买高卖低;由于规模大,在市场变化的时候调整的速度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把握热点和回避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那么,國内的大基金其表现究竟如何呢?首先我们将2004年、2005年、2006年前三季度作为观察的窗口,其次我们选择在所观察时间区间期初已成立并正式运作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基金规模大小降序排列并按照12%、20%、35%、20%、12%的比例区分为大规模、较大规模、中等规模、较小规模和小规模等五个层次。然后分别计算各个规模等级上基金考虑分红后复权净值增长率作为衡量基金表现的收益率指标,并按照降序排名。
先看2004年各个规模等级的基金表现如何。该年度基金回报率排名前十的基金中,大、较大规模基金占据3席;排名前二十的基金中,此类基金占据7席。2005年,该年度基金回报率排名前十的基金中,并没有出现大、较大规模基金的身影;排名前二十的基金中,仅仅占据2席。再看2006年前三季度的情况,大、较大规模基金仅占据1席;排名前二十的基金中,仅仅占据3席。
可见,规模较大的基金与较高的投资回报之间距离不小。但大规模基金虽然收益表现不突出,但其风险水平也较低。观察三个时间区间上收益率排名靠后的十只基金,发现2004年仅有3只、2005年仅有1只、2006年前三季度仅有3只基金位于其中。也就是说,规模相对较大的基金其收益和风险表现都一般化,中等规模和小规模基金的表现则分化严重。
(联合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