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94年的时候。连续一年的暴跌(上证指数从1558点跌至当时的600点区域),使股民精疲力竭垂头丧气,众多股民高度被套。于是他们开始羡慕93年2月份1500点区域出局的卖报老太,也就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据说她是在92年11月份400点区域进场的。
老师在某证券营业部楼下卖证券报,她从不上楼看行情,也并不知道股票是什么玩意儿。她的进出判断依据是报纸的销量和买报纸人的情绪。如果报纸销量剧增,即使把她老伴叫过来也来不及卖,买报人个个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甚至不需要老师找零钱,这个时候,老师会在百忙之中抽空去把股票扔了;反之,如果报纸生意冷冷清清,买报人个个愁眉苦脸看的多买的少直至一周下来连看的人都没有,老师就会从容不迫的下单买进。老师跟我说了这么几句话:
当你认为股市没得做发誓再也不做时,股市将会涨;
当你认为股市涨不了几天会下跌时,股市会继续涨;
当你认为股市似乎还会涨但不敢买时,股市会继续大涨;
当你认为股市肯定还会大涨,恨不得抵押房子车子妻子孩子买股票时,股市将会跌;
当你认为股市跌不了几天会反弹时,股市会继续跌;
当你认为股市可能还会跌但舍不得割肉时,股市会继续大跌;
当你认为股市肯定还会继续大跌含泪割肉发誓再也不玩股票时,股市将会涨;如此完成一个单调简单的循环。
乍一看,老师的理论是荒谬的,我开始也是一笑了之。直至我在1997年7月8日(是我96、97大牛市的滑铁卢,这一天上证指数探低1066点)在8.90元抛出郑州百文(该股7月21日冲至14.30元,8月21日摸高16.23元),我才真正理解到这些话的真实含义。
其实股票交易也是一種商业行为,和实体经济是一样的。以开饭馆为例。假如全國上下都知道开饭馆赚钱但都不敢去投资,那么开饭馆肯定是赚钱的行当,因为大家都要吃饭;如果大家都认为能赚钱蜂拥而至,那么开饭馆必是最倒霉的一个行业,因为每个人都是饭馆老板;如果大家都知道开饭馆实在不行但舍不得关门,那么开饭馆将继续亏损,因为大家都还是饭馆老板;如果大家都认为开饭馆没得玩争先恐后砸锅卖铁所剩饭馆寥寥无几,那么,饭馆想不赚钱都难!
既然投资者永遠都是错的,阁下若想做对,唯一的方法是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远离90%亏损的群体,用西方资本市场的行话说,远离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