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希克等一些西方收藏家开始关注中國当代艺术。他们出于各種目的购买中國艺术品。这些收藏者主要来自亚洲和欧洲,以收藏为主,极少有投资目的,那时可能也没人想到这些艺术品的价格会在今天翻百倍。这些收藏和购买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國当代艺术及其市场发展,但并没有让那些艺术品走进真正的國际艺术市场。2000年以后,随着國内经济高速发展,中國艺术市场开始萌动,國内外都出现了一批以投资为目的的购买者,并逐步推动价格上扬,造成艺术品市场一片火热。另外,政策上的改变,也使更多的中國当代艺术家走上國际舞台,频频在各类展览和博览会上露面,吸引了一些西方买家的目光,并在亚洲和欧洲培养出一定数量的购买者。
此番苏富比在纽约举办的亚洲艺术专场拍卖会,是中國当代艺术在新市场的一次检验。纽约作为当今國际艺术市场中心,背后拥有强大而成熟的买家市场,是艺术品获得國际市场认同的重要平台。相比欧洲买家对中國当代艺术的熟悉程度,多数美國人对中國当代艺术相当陌生。虽然已有一些美國画廊经营中國艺术家的作品,但中國当代艺术的市场接受程度,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检验。这次拍卖会的买家表现出较大热情,作品的成交价格和成交率都大大超过预期。而且,这次上拍作品整体而言还不能代表那些艺术家的最高水平,较之他们在國内市场的作品质量和成交价格,显示出中國当代艺术品在國际市场还蕴藏有更大市场潜力。
中國艺术品市场热潮在國际市场上并非一枝独秀。2005年以来,艺术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复苏的同时,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國、印度等亚洲國家经济发展带动了艺术品市场热潮,并扩展到全球范围。西方买家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亚洲艺术,其中不仅有西方人对东方当代艺术领域的猎奇心理,更不乏商人看到新市场机会的激动。2005年,印度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在欧美市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高潮,不少印度当代绘画超过20万美金,梅赫塔等重量级人物的作品直逼200万美元。本次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张晓刚为首的中國当代艺术家作品在纽约高价成交,无疑再次刺激了欧美艺术圈的亚洲艺术神经。
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个艺术市场格局和资金量来看,中國艺术只是世界艺术市场的很小一部分。虽然很多人谈到中國将成为最重要的艺术市场之一,西方人也对中國艺术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但基于文化背景的原因,西方人很难真正将中國艺术列入他们的主流。中國当代艺术在西方艺术市场里的表现,只能说明他们在沉闷的西方艺术圈之外发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华尔街日报》的艺术市场分析人佐奇克小姐曾指出,这種中國艺术热正表明了中國艺术还处在所谓世界主流艺术的边缘。即便如此,中國当代艺术品被市场迅速接受的事实,说明没有人会忽视这股来自东方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