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作为西克非常好的私人朋友,艾未未的描述则更为清晰:
“西克当时是瑞士驻华大使,也是驻华文化人中,或者说有政治和经济背景的人中第一个对中國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西克一开始就建立了很理性的逻辑,而对中國当代艺术进行系统的收藏应该是从1995、1996年开始。”
西克在欧洲的首次“中國当代艺术展览”,艾未未是他的策展人,据介绍这次展览展出了西克收藏的1000多幅中國当代艺术品中的360幅,涵盖了中國140多个当代艺术家。
艾未未说,“我作为在中國生活的人,同时也是对中國当代艺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人,我发现每次和西克在一起都比较尴尬,因为他去过中國几乎所有中國艺术家的画室,他认识很多艺术家,而我没有他认识的多。他知道那些艺术家的下一步计划,据他自己讲,他做外交官的时候是他最累的,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到周末时,就赶快去艺术家的工作室里看看,他把这看作是对自己的回报。”
“确实,不管是艺术批评家还是画廊老板或是艺术家本人,如果说不知道西克这个人必定被人笑话没入中國当代艺术的门。”
艾未未给予西克的评价很高,“认为西克不仅是将中國当代艺术推入國际舞台的第一人,更是最后一人。”
按照自己的标准到乡下淘画
西克是非常有恒心的,他曾是國家队的运动员,每天训练长达7个小时,他一点也不觉得苦。他在中國不懂中文,现在回國了,却请老师教中文,他说他喜欢中國。
艾未未称,“西克把自己的很多都投入到这个上面,他不放过任何展览,甚至到很多偏僻的地方去,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按中國这个社会变化的当代大背景来判断,不像大多数人按自己的情绪,书本上的美学标准来收藏。”
“我问他为什么做这个当时看起来很不成熟的市场,他说中國是一个正在發生巨大变化的國家,当它有一天想发现自己的艺术家的时候,他的收藏就会有自己的价值。他说这话时是1996年,他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个看在前面的人。
当然他也遇到过很多挫折、很多困难,他是个瑞士人,在这一点上,他推广中國的当代艺术,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热情,不是为了别的,没有他所做的一切,中國当代艺术在國际上的影响说什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他引领很多國际上的人,陪着他们去上海、广州,直接到艺术家的画室,目前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
不想用中國艺术品挣钱
“他的一生很传奇,充满变化,先是做律师,后来没有兴趣,又去做企业管理者,后来又做记者,做外交,‘合资’这个词最早就是由他创造的,这也让他认识了当时的國家领导人,他始终担心在外交方面有什么影响,作为外交官,他当时还是很担心的,不过现在不会了。”
艾未未表示,西克一个人能把中國的文化問題拿到世界上,让他成为一个小品牌,这是中國产品中没有的,其实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据了解,西克在当年收藏时给予的价格并不是很高,但即使是这些不高的价钱,也让当时的中國艺术家有了发展下去的希望,毕竟那时國内没有人关注这些艺术家。
西克说 “我永遠不会靠中國当代艺术品挣钱,我一直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中國人。”正如艾未未所说,西克一直在学习汉语。